發布時間:2023-01-03
瀏覽次數:42
(一)病媒生物孳生和棲息的場所眾多
公園是人們休息、旅游、鍛煉、聚會的場所,也是各種動物的聚集地。人們往往會攜帶各種食品,如飲料、水果和寵物食物去公園,所產生的垃圾如殘留的食物、寵物的尿液和糞便等,在給公園帶來許多衛生間題的同時,也為病媒生物提供了非常好的生存和繁衍條件。公園、綠地有豐富的水系,有人工水體和自然水體,也有流動水體和靜止水體,特別是對綠地、觀賞植物的灌溉和降雨所形成的多種容器積水,也為蚊蟲等病媒生物提供了有利的孳生條件。
公園、綠地配套的餐飲、休閑、運動等多種功能型建筑,空間、地表、地下配套設施,各種植被如灌木、樹木等形成的許多空間和生態環境,因受外部干擾少、溫度和濕度相對恒定,也為病媒生物提供了豐富的棲息場所。
(二)物種間易發生病原體交叉傳染
公園,綠地中常見的飄類,敏蟲,蠅類,螂螂均能華生,繁衍,且其大部分種類一年四秀均有活動,在室內外均能整生,繁衍。若防制措施不力,很容易形成病媒生物密度高峰。有時候,公園、綠地的局部生態環境適合病媒生物活動且可以延長病媒生物活動的時間。公園,綠地環境中偶爾也會出現野生動物,如鳥類,鼬、松鼠等小型哺乳類動物,以及遺棄的貓,狗等寵物,動物的棲息活動非常容易導致病原微生物的交叉傳染,這增加了動物間疾病或人畜共患疾病的發生和傳播風險,而且病媒生物自身也是許多疾病的重要傳播媒介。
(三)局部場所適合病媒生物孳生、繁衍
在自然條件下,景觀再秀麗的公園、綠地,也總有許多諸如鼠類,蚊魚蠅類蝶螂等病媒生物和其他有害生物。公園、綠地常見的有病媒生物的局部場所有:
1.游覽區城 公園、綠地以景色吸引人們觀賞,人群活動頻繁區域的樹林或沿道的草叢中常有游客丟棄的食物或食物包裝,若未及時清理,久而久之易形成小范圍的孳生地。
2.觀賞區域 許多公園設有禽、獸等動物的觀賞區,禽、獸等動物的生存需要大量的葷、素食物,也免不了有糞、尿的排泄。禽、獸等動物攝食時產生的殘渣及其隨時產生的排泄物是每個有動物觀賞區的公園面臨的極困窘的情況。觀賞區域也是開展病媒生物防制難度極高的場所。
3.服務區域 公園、綠地中可能設有推銷土特產的場所,以及提供特色小吃,茶水飲品、中西餐飲或快餐的場所,這類場所易招引鼠類、蠅類、蟑螂的入侵。
4.配套區域 景區中極不可缺少的是公共廁所。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十分重視公共廁所的建設及其衛生狀況。為與景區環境相適應,生態廁所、景觀廁所不斷涌現,給衛生保持帶來壓力,也給蚊、蠅孳生創造了條件。
5.員工區域 較大的公園,綠地常設有游客集散場所,便于旅行團隊休息、購票,設有職工辦公和餐飲經營場所,設有維護園林所使用的機械的存放倉庫等。這類場所的室內及周邊的衛生情況常與公園、綠地的美景不協調,且這類場所常存在許多衛生死角。
6.污物區域 公園,綠地中的垃圾房和眾多的果殼箱是“納污”的區域。若垃圾房和果殼箱中的垃圾未日產日清,垃圾房和果殼箱內積有污垢,那么久而久之,垃圾房和果殼箱極易成為病媒生物的孳生地。
(四)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相互影響
病媒生物防制的專業性比較強,如果公園、綠地管理層對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未給予足夠重視,且經費、人員、措施不到位,那么防制有效性是比較低的。人員的周期性集散流動、物流交換頻繁、日常衛生管理和執行力度不夠,都可能成為病媒生物防制的不利因素。如忽視以上因素,可引起病媒生物侵入,或導致病媒生物侵害快速擴散。公園、綠地建成的時間和管理程度與病媒生物侵害有一定的關系,許多已建成的公園、綠地因缺乏管理,其內的綠化和建筑設施得不到及時維護,雜草叢生,垃圾、衛生死角未清理,導致病媒生物侵害率非常高。而在一些新建的公園、綠地內,由于管理層缺乏病媒生物防制知識,對病媒生物防制措施落實不到位,也很容易導致病媒生物侵害出現。
(五)人群極易接觸病媒生物
公園、綠地因人口流動性強、輸入性媒介傳染病的傳播風險高,所以是病媒生物防控的重點場所,而且公園、綠地中人群的活動時間長,不同人群對傳染病防控知識的掌握程度不一,衛生意識參差不齊,個人防護設施也不完善,造成人群極易接觸病媒生物的情況,也導致媒介傳染病的流行。如2014年日本的代代木公園和2018年香港的獅子山公園,都出現了登革熱,且這兩個公園被認為可能是主要的源頭。為了有效控制登革熱,公園采取了閉園、全方面滅蚊、清理積水及除草工作。